当前位置:首页>> 自然资源信息>> 工作动态
防森林火灾,保绿色家园,筑生态屏障
2022-03-01 来源:本站编辑
    森林草原火灾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八大自然灾害之一,不仅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,而且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产生极大危害。我国幅员辽阔,高森林火险形势每年在南方北方交叉轮替,形成全年防火局面,森林草原火灾防控任务繁重,一直是林草工作的头等大事。
    发生森林火灾主要原因有哪些?

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可分为自然火和人为火。自然火:包括雷电火、自燃等。通常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1%。春节天气干燥,无疑为森林火灾孕育了一个“温床”。日常人为活动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森林火灾。

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:

    生产性火源:农、林、牧业生产用火,林副业生产用火,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;
    非生产性火源:如野外吸烟,做饭,烧纸,取暖等;
    故意纵火: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,以开垦烧荒、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。在我市的森林火灾中,由于吸烟、烧荒和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
    如何预防森林火灾

实行“十不准”“五不烧”原则

    “十不准”是指严禁林区一切野外用火:不准烧荒烧垦、烧荒积肥、烧田埂草;不准上坟时烧纸、烧香、放鞭炮、放孔明灯;不准在林区吸烟;不准在野外烧蜂、烧蚂蚁、烧火驱兽和使用火铳枪械狩猎;不准夜间在林区点火把照明行路;不准炼山造林或烧木炭;不准痴、呆、精神病患者、小孩进入林区;不准见火不报、不救;不准在林区烤火取暖、生火野炊;不准破坏森林防火宣传牌、了望台(哨)。
    “五不烧”是未经批准不烧;未开好防火线不烧;未准备好打火工具不烧;刮风、高温、干旱天气不烧;无人看守不烧。
    发现森林火灾后如何报警
    发现森林着火,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。报告的内容应包括:起火的时间、地点、林种、面积、火势以及报告人姓名和联系电话。
    森林火场如何自救
    ①点火解围。在无河流、小溪、道路为依托时,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,使用点火器点顺风火,扑火队员跟火进入火烧地避火,并用手扒出地下湿土,紧贴湿土呼吸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一氧化碳中毒。
    ②强行顶风冲越火线。当点火或其他条件不具备时,切忌顺风跑,要选择已经过火或杂草稀疏,地垫平坦的地段,用衣服蒙住头部,快速逆风冲越火线,进入火烧迹地即可安全脱险。
    ③卧倒避烟。在点火解围来不及,就近有河流(河沟)、无植物或植被稀少的迎风平坦地段时,用水浸湿衣服蒙住头部,两手放在胸部,卧倒避烟(火)。卧倒避烟(火)时,为防止烟雾呛昏窒息,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并扒个土坑,紧贴湿土呼吸,可避免烟害。
    ④快速转移。发现大火袭来,人力无法控制时,只要时间允许,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,避免发生伤亡。


【关闭】 【打印】 (责任编辑:市自然资源局)